中醫師是完美隊友!從旁協助不孕者養卵補氣,對症下藥調理身體至最好狀態

navigator
Hanako.Taiwan 編輯部
Hanako是日本magazine house所發行的雜誌,主要介紹日本流行生活型態,Hanako.Taiwan延續其追求美好日常的精神,提案如何享有舒適生活與品味,並不忘提供旅遊與美食趨勢,也同步探索台灣在地人情味的多元魅力。
photo, text : Hanako.Taiwan 編輯部

在日本要看中醫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在台灣,求助中醫醫療卻是再普通不過的事,各式各樣的病症,從疲累睡不佳、腸胃不適到癌症治療,中醫都能從旁協助,甚至在不孕領域,也早與西醫師一起合作,針對患者不同的體質,從中醫角度提供協助。愛群中醫診所陳曉萱院長投入中西醫整合治療不孕症已有多年,她說台灣人看中醫是非常普遍的就醫行為,特別是在治療期間遇到瓶頸,幾乎第一時間都是想嘗試中醫調理身體,加上台灣健保也有給付,讓中醫在醫療上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
20211209-005
有別於一般人對於中醫診所的刻板印象,看診環境佈置得相當溫馨舒適。

中醫採辨症論治個別調養身心

陳曉萱醫師說,會來到中醫尋求不孕症協助者多數年齡層偏高,大約都超過37歲以上,或者是經過1、2次試管嬰兒療程失敗而來求診;其中較常見的就是卵巢早衰或是多囊性卵巢,因此中醫師多半都在處理較為複雜的個案。面對原因複雜的不孕症,中醫有非常多的論述,陳曉萱醫師指出,懷孕與腎有關,而女性以肝為先天,肝血與生理週期息息相關,例如多囊性卵巢多半為痰濕體質,與身體代謝機能差有關係;卵巢早衰則是腎陰不足,必須調養讓卵巢產生反應,比較簡單的就是宮寒,必須使用中藥暖宮,以產生足夠氣血。

未命名-1
陳曉萱院長具備豐富的中醫問診經驗,她認為中醫講求的是辨症論治,得個別依照每個患者的狀況調養。

20211209-023
陳院長的診間牆上,貼著許多來此問診後成功受孕的感謝函。
中醫所採用的治療藥物也相當多元,若要養肝血最常用的就是加味逍遙散,多囊性卵巢則是使用黃耆,提升身體代謝,對於年輕代謝機能不佳者,協助排卵很有幫助;若是高齡卵子品質不佳,也可以用黃耆或是人參,提高身體抗氧化、抗自由基的能力。

陳曉萱醫師強調,中醫講求的是辨症論治,依據每個患者本身的狀況進行調整,必須從陰陽、氣血等全面性調養身體;而且台灣中醫比較特別的是可以針對藥物進行調配,例如可以在既有的成方中再添加其他藥物強化調整效果,在日本就無法做到調劑服務,民眾多半買到的都是固定比例的成方。

自行研發養卵補氣配方

台灣不孕症治療還有項特色就是「養卵」,陳曉萱醫師說,愛群在養卵有特殊作法,例如用愛群自行研發的中藥特殊養卵配方輔助;為求科學證據更特別與西醫合作進行過臨床統計,結果發現針對高齡族群,成功率可以相差到5成以上,顯見中醫的確能在不孕症治療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。

20211209-014
診所內備有乾淨清爽的空間,讓患者得以舒服的進行針灸或薰針療程。

20211209-037
中醫採用的治療藥物相當多元。
關於費用的部分,沒有健保身分者必須自費,依症狀每週費用約為2000~3000多元,這些院所都會明確告知,同時也會相當重視使用中藥藥物品質。若是常見的多囊性卵巢體質,依據指數高低費用區間就會落在兩千多不等,這些中醫師都會明確告知,同時也會相當重視使用藥物品質。

此外,不僅女性可以針對身體狀況進行調養,中醫在男性體質調養也可以有所作為,陳曉萱醫師指出,男性必須看精蟲數量、健康狀態與外觀,除非是基因問題,一般使用中藥調理都能有一定效果,例如鹿茸就是很好的補腎藥物;如果男性可以同時調養精子狀況,也將有助於減輕女性治療不孕壓力。

20211209-027
陳院長也曾出版《養孕》一書,提供給想為人父母者作為參考。
陳曉萱醫師也曾治療多名來自日本的患者,她發現日本人服用中藥效果明顯比台灣人好,研判可能除了體質關係外,與日本人對於食物吃得較為清淡乾淨有關,因此,在不孕治療時也必須重視食物攝取,正所謂「醫食同源」,與藥物雙管齊下更能相得益彰。

陳曉萱Profile
■職稱:中醫院長
■經歷: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/台灣中醫家庭醫學會會員/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總醫師等
■專長:女性不孕症、養卵養精、卵巢早衰、重複性流產、多囊性卵巢、子宮內膜異位、精油針灸、產後調理等


〈愛群中西醫診所〉
■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78號6樓
■(02)5599-8333
www.ihmed.com.tw
navigator
Hanako.Taiwan 編輯部
Hanako是日本magazine house所發行的雜誌,主要介紹日本流行生活型態,Hanako.Taiwan延續其追求美好日常的精神,提案如何享有舒適生活與品味,並不忘提供旅遊與美食趨勢,也同步探索台灣在地人情味的多元魅力。
photo, text : Hanako.Taiwan 編輯部

# hashtag